“八八战略”指引下 义乌高质量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路径探索
八八战略”指引下 义乌高质量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路径探索
20年前,浙江的开放特质凝练成了开放战略: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指出,“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,主动接轨上海、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,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”,更提出“立足全局发展浙江,跳出浙江发展浙江”。面对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当前大力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大机遇,义乌认识深、见机早、行动快,乘着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东风,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,不断加大开放力度,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。在浙江工作期间,习近平同志就对义乌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要求,并亲自指导。到中央工作后,更是在多个重要外交场合点赞义乌。在“八八战略”开放发展思想指引下,义乌逐渐形成了有着自身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模式。
一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营造更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
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对义乌市场商品出品实施监管,会带来归类难、核价难、成本高、效率低等问题,构建与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贸易相适应的贸易方式至关重要。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习近平同志亲自关心、亲自推动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赋予浙江的一项重要任务。2010年,习近平同志在国务院研究室《关于在义乌进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调查与建议》上作出重要批示,要求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应做“深度思考,适时推进”。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总体方案后,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1月专门印发《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》,分解落实试点工作。国家发改委、商务部、海关总署、财政部、税务总局、市场监管总局、外汇管理局、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,浙江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并举全省之力推进,为义乌大胆试、大胆闯、自主改创造了优良的体制机制和改革环境。
义乌探索形成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与一般贸易、加工贸易等传统贸易方式相比,通过“交易环节内贸化、物流环节外贸化”的流程转换,使广大中小微企业能够依托境内市场集聚区,以内贸的形式开展外贸,从而为不具备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、无力自建外贸营销渠道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低门槛、低成本、便利化、共享型的贸易通道,满足小规模贸易主体之间小批量高频次的交易需求,成为广大中小微企业乃至普通大众参与国际贸易、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有效途径,促进国际贸易的普惠性发展和包容型世界经济建设。
二、架起开放合作新桥梁,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
2013年,习近平同志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,着眼人类发展未来,提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重大合作理念,契合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,开启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崭新征程。义乌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入践行开放发展理念,努力打造国际陆港城市,把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作为最大使命、最大机遇、最大平台,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。遵循“共商、共建、共享”原则,大力推进“义新欧”中欧班列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,积极布局“一带一路”境外站、合作区,促进商品、商人、资本、平台、技术“走出去”和“引进来”。一是开通运营“义新欧”中欧班列,搭建“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”。2014年至2018年,习近平同志多次在国际场合为“义新欧”中欧班列点赞。目前“义新欧”中欧班列已开通运行18条线路,业务范围辐射境外50多个国家和160多个城市,境外站点101个,无论是开行数量还是发货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。2023年上半年,“义新欧”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1366列,累计货运量突破112168标箱,同比增长16.2%。二是参与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,链接海上丝绸之路。根据《浙江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“十四五”规划》要求,金华—义乌港将成为宁波舟山港的“第六港区”,成为国际贸易的“始发港”和“目的港”,全面实现宁波舟山港与义乌国际陆港港务、关务、船务一体化,营造“无水有码头”的陆港联动物流新业态。积极探索开展多式联运,建设国内首个双层集装箱运输铁路——甬金铁路。
三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,推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
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上指出:“要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,瞄准发达国家市场,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、档次和收益,着力提高本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。”长期以来,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占有较大比例,义乌亦是如此。为改变这种局面,义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。一是出口、进口、转口联动发展,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。义乌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,外贸发展稳中有升,交出了漂亮答卷。2022年,义乌进出口总值4788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较2021年增长22.7%;其中出口4316.4亿元,同比增长18%;进口471.6亿元,同比增长93.5%。二是提升出口产品质量,着力打造中国好货品牌。积极实施专利、标准、质量、品牌、信用“五创联动”,推动小商品制造向个性化、精品化、品牌化方向发展,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、技术、品牌、标准等综合性竞争,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附加值。三是强化贸易业态创新,打造数字贸易“生态圈”。跨境电商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业态,在义乌迅猛发展,已成为义乌产业转型的新增长极。为了促进跨境电商的良性发展,2018年7月,国务院批复义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聚焦B2B出口,与杭州、宁波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形成互补,着力打造跨境电商全球网货中心、创业创新中心和物流枢纽中心,共同搭建一条与周边国家经贸关系紧密的“网上丝绸之路”。
四、强化对内开放与合作,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
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,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:“要牢固确立‘只有大开放,才能促进大发展’的意识,‘大开放’既要对外开放,又要对内开放。”2004年3月19日,在浙江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,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指出:“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、对外开放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。接轨上海,就是接轨发展,接轨开放,接轨国际化和现代化,我们必须抓住长三角地区经济新腾飞的机遇。”2007年7月23日,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率领上海市党政代表来义乌参观考察。在考察国际商贸城时,习近平说:“义乌市场不但规模大、品种多,而且具有相当高的国际化程度。”在上海人经营的摊位前,习近平高兴地说:“从这里可以看出,上海与义乌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,两地之间的合作是广阔的。”2018年11月5日,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,习近平总书记宣布,“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”,赋予长三角重大历史使命,注入强大发展动能。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,是新时代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、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、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举措。
近年来,义乌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立足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,加强市场、资本、技术、人才等互补合作,共建跨区域多层次产业创新合作平台,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。主动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,搭建“6天+365天”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,创新布局国内市场分销体系,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。加强与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基础设施、产业布局、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作,加快建设跨省域的交通廊道、科创廊道、生态廊道,促进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便捷流动、优化配置,推动形成区域合力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卓诚外贸综合服务公司是国家级政策引申孵化的公司,佛山市场采购试点辅助申请的企业。服务内容有:注册备案各地市场采购(1039)和跨境电商(9610-9710-9810)业务,海南公司,离岸公司(香港优势)账户注册,外贸单证,通关报检,报关软件(0110-1039-9610-1210等),跨境电商网站制作(三单对碰9610-9710-9810网站),外贸商标版权,各地现成商户申请,做账报税,各地抬头报关,代收结汇,帮申报各地国家级政策补贴,出口金融(供应链金融)。辅助企业做市场采购(外贸公司+个体户+银行)和跨境电商(外贸公司+备案+独立站)供应链和海外仓(租贷+注册备案+供应链)会计律师(审计,汇算,法律,信用等)企业400电话代办等。卓诚全国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供应链(财税)加盟等。挂靠和实租各地孵化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综保区代运营
业务咨询:400-667-1039
跨境电商网站-独立站建设推广-跨境电商三单对碰报关单(后台)-欢迎咨询440-667-1039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